白色南洋珠
金色南洋珠
大溪地黑珍珠
合浦南珠
淡水珍珠
 
首页 > 珍珠精品展示 > 淡水珍珠 >  
淡水珍珠
       淡水珍珠是指江、河中产出的珍珠。我国的淡水珠主要养殖区在诸暨、常德、苏州、江西、湖北、安徽,产淡水珍珠的目前多采用三角帆蚌。


 
    珍珠是一种有机宝石,自古以来一直被人们视做奇珍,据地质学和考古学的研究证明,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就已经有了珍珠。我国是世界上利用珍珠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四千多年前,《尚书禹贡》中就有河蚌能产珠的记载,《诗经》、《山海经》、《尔雅》、《周易》中也都记载了有关珍珠的内容。习惯上人们把珍珠又分为海水珠、淡水珠、人造珠三种类型。

  淡水珍珠和海水珍珠不同在于:前者是无核珍珠,后者是有核珍珠。正因如此,淡水珍珠是作为美容珍珠粉的最好原料。
 

     我国是淡水珍珠的生产大国,其产量占世界产量的95%,其中浙江省诸暨市是我国淡水珍珠养殖、加工和销售的最大基地,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一半以上,被誉为“中国珍珠之乡”。珍珠业的繁荣发展,为中国珍珠深加工提供了机遇。
 

       其实中国的淡水珍珠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大禹时代。

  据《海史·后记》记载,公元前约4000年,中国传说中五帝之一的大禹定“南海鱼草、珠玑大贝”为贡品。根据大禹的生活区域分析,当时的南海应该在今天的江南地区,珠玑与诸暨谐音,今天的中国浙江珍珠之乡诸暨,或许就可能是文字记载中最早的产珠区.

  据《尚书·禹贡》载云:“珠贡,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淮夷嫔珠,暨鱼。”其中的嫔,即蚌之别名。

  此后的一千余年中,有关珍珠的记载更是不绝于经传,留传后世的《诗经》、《山海经》、《尔雅》、《管子》、《周易》等,都有对珍珠的描述。 据《格致镜原·妆台记》记载,周文王曾用珍珠装饰发髻,这至少说明,中国人用珍珠作装饰的有记载历史可远溯至周朝初始。

  自秦汉以来,珍珠饰品更是发展迅猛,《庄子·让王》有云:“今且有人于此,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淮南子·览冥训》亦云:“譬如隋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我们现代的成语隋侯之珠也就是出之于此.

  汉朝时,根据珍珠的地域性被分为我们今天常提起的南珠,北珠.北地以东北的牡丹江、混同江、镜泊湖等地的淡水珠为代表,史称北珠,南地以广西合浦地区北部湾海域所产的海水珠为代表,史称南珠。
 

  北珠主要也就是淡水珠,在我国清朝前(公元前6000 ,公元后1500年,)共计7500年的时间里,北珠一直是历代诸侯大王皇帝的专享贡品。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均以珍珠装饰为荣.晋陆机《文赋》有云:“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资治通鉴·唐纪·太宗贞观元年》亦云:“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后汉书·马援传》云:“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

  清朝康熙年间:《采珠序》中写道:“岭南北海所产珍珠(海水珠),皆不及北珠(淡水珠)之色如淡金者名贵。”北珠的采珠史可追溯至后汉,和《《后汉书·孟尝传》》上所载的“合浦珠还”几乎同一时间.

  三国至北宋至清朝,北珠采集达到鼎盛期.皇室特别设置了专门机构——珠轩——对采珠进行管理,《梵天庐丛录》记载:“牡丹江上游,宁安城南,其余巨流中皆有之”北珠颗粒硕大,颜色鹅黄,鲜丽圆润,晶莹夺目,“实远胜岭南北海之产物”,因而备受皇室赏爱。

        乾隆皇帝有诗云“大地沆瀣清渊沦,光涵玑斗潜效珍。”北珠的地位之隆,我们大约可以从上述诗句中看到。

南珠为海水珠,《后汉书·孟尝传》曾记载一个“合浦珠还”的故事,反映合浦当时采珠业的繁荣。而一直处于至尊地位的北珠,由于人们的滥采在清朝后期最终枯竭。所以现在故宫博物院里陈列的珍珠,大多为合浦出产。

 



  后记:

        中国早在1000多年就已经掌握了人工养殖珍珠的办法,却没有公布于世。在公元1880前,由于贵族的贪婪世界珍珠资源枯涸。珍珠的价格甚至超过钻石。这时,一日本人通过研究中国古代书籍进行不断实验最终掌握珍珠养殖技术,并为日本天皇尊为“养珠之父”。世界上现只认同日本珍珠养殖技术,这项重大的荣耀被拱手相让给日本,是中国的无奈与悲哀。

世界上其他国家有珍珠记载的国家,如印度,古罗马,埃及等珍珠发展历史也有4000多年。 西欧人喜欢珍珠则是近2千年的事。在最近的四五百年的时间里,西欧人对珍珠的喜爱达到一个顶峰。他们同中国古时一样,要求佩带珍珠的人必须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名门望族。普通平民均不可佩带。
 





 

 
桂ICP备12000348号 本网站版权归属北海市秀派珠宝有限责任公司